收❗宝宝外伤护理!很全面!专业医生讲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收下来备用!

这是口袋育儿公益微课堂第十七课的课程记录。我们请到了福州儿童医院外科住院医生林涛医生。林医生负责临床一线治疗工作,对小儿外伤的处理救治经验丰富。这节课非常全面的介绍了儿童常见的所有外伤的家庭处理方式,比如头部外伤、扭伤、骨折、脱臼、吞食异物、动物咬伤等等的急救处理,是所有家长必须学习的技能。以下是课程的文字整理(未经林医生审阅)。



当孩子发生紧急情况,急救当中的决定因素,在孩子成功护理、救治、转送医院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最最关键的不是医生的处理,而是家长的镇定。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作为监护人履行父母的职责,这个职责是我们需要一直关注的课题,不光是学习如何照顾宝宝衣食住行,还要传授我们作为父母的心理建设、传授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处事态度都对宝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我临床工作当中,急诊科时常能碰到头部外伤的病人,这种病人往往头面部出了很多血,大多数人没有见过这么大量的出血。这种情况会碰到两种类型的父母:一种是还没看到身影就已经听到父母的喊叫声;第二种就相对很镇静了,抱着宝宝进来,有条不紊告诉医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时候,对比两类父母的孩子,第一类父母的孩子,往往痛哭、蹬腿、极其不配合;第二类父母的孩子就相对很镇静,对医生的治疗也很配合。在有突发状况的时候,无论是小宝宝还是大孩子,父母作为监护人就是孩子有力的保护伞、坚实的靠山,孩子心理有了依偎,就会表现得更为镇静,对医生的治疗也能提供极大地方便。

 

“镇定”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有什么方法能让你碰到紧急情况的时候镇定下来呢?这里介绍几个办法:

1.深吸一口气,用三倍的时间慢慢呼出气息;


2.快速握拳,用三倍的时间缓慢放松拳头。


只要重复三遍,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情绪很快就会镇定下来,你镇定的样子会感染孩子的情绪,父母给孩子这种心理安全的寄托,孩子就会更加镇定。

 

镇定下来,才能更加稳妥的进行接下来的外伤处理操作。 

1


如何观察一个人的生命体征

一个人作为生物意义上的活着,有两项指标:有呼吸;有心跳。呼吸可以用耳朵凑近他的鼻子或口唇来判断气息;心跳可以用耳朵凑近胸口,有时候也有不方便的情况,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触摸昏迷病人的颈动脉搏动。

 

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方法: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沿着颈部正中,摸到喉结(喉结就是颈部正中硬硬的骨头),随便往左边或右边平行移动一到二厘米,就能触摸到颈动脉搏动。颈动脉搏动和心跳是一致的。


如果没有呼吸和心跳,要立马进行心肺复苏。


2

家庭常用外用药物

家用药箱中应该配备的外科用品:剪刀、镊子、消毒用品(碘伏或爱尔碘)、棉签、外用药膏、无菌手套、胶带敷贴、纱布、绷带。

 

常用的消毒和杀菌剂:


前面5种是医院常用的杀毒消菌药水,最后一种葡糖糖酸氯己定是一种免洗手消毒液,在流感或孩子接触了腹泻的病人后,免洗手的消毒液是很好用的。

 

重点介绍一下医用酒精和爱尔碘,医用酒精不适合用于孩子身上,特别是不满五六岁的孩子。成人用医用酒精是没有问题的,普通的外伤,擦伤、换药过程,都可以用医用酒精。切记:一岁以下孩子绝对禁用医用酒精消毒,在医院可控制的情况下,医生视情况使用酒精是允许的。对家庭用药来讲,爱尔碘和碘伏(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消毒药水)是绝对安全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用,而且对粘膜和皮肤的刺激很小,就算是开放性伤口、伴有渗血的情况下,爱尔碘和碘伏用在皮肤和创口上也不会引起太严重的刺激。

 

常用外科药膏:

莫匹罗星(商品名叫百多邦),金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这三种属于抗菌素软膏;


氧化锌软膏起到收敛伤口周围皮肤红肿的作用;


炉甘石洗剂可以减轻伤口愈合后的瘙痒感。


以上这几种是常用的外科药膏。其中家庭必备的,推荐金霉素、百多邦。 


3

如何消毒

打开消毒药水后,用棉签蘸取适量药水,消毒的过程就是围绕伤口,以伤口为中心,由大的外圈范围,逐渐向中心螺旋式、一层一层重叠向内消毒。

 

消毒过程有3个要点:

1.宁大勿小。消毒的时候宁可范围大一些;


2.由外向内。消毒的时候从大范围逐渐向伤口中心消毒;


3.叠瓦样。消毒的时候必须一层一层重叠的、螺旋式的消毒。

 

每次消毒可以进行二到三次重复,以确保消毒彻底。消毒完马上进行包扎,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胶贴,都可以的。 

4


伤口的包扎

对于普通开放性的伤口,只要包扎能够隔绝空气和污染,就能达到外科对急救现场的包扎要求。

 

正确的包扎就是利用绷带、支具、纱布垫等各种工具对创伤伤口进行适当的压迫以及牢固的固定。怎么算适当的压迫呢?一根手指刚好不能塞入捆绑的纱布垫里。通常情况下,如果达到这种压迫程度,就比较牢固了。

 

对于急救现场以及家庭的包扎要求来讲,美观并不是包扎要求第一目的,第一目的是可靠地压迫止血和稳妥的包扎固定。所以在家里的时候,切记不要把伤口包扎的过于美观,因为包扎完肯定要送到医院,医生要把包扎好的纱布绷带拆开,观察伤口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所以事故现场以及家庭发生意外的时候,适当压迫和牢固包扎才是最为关键的。

 

什么情况下需要包扎:

通常情况下,皮肤挫裂伤伴有出血、关节肌肉扭伤、撕裂伤、骨折都必须要包扎。常见的是手部和腿部的骨折和外伤。如果只是皮肤的破损出血,只要用绷带一圈一圈的扎好,稳固固定后就可以送医院了;如果是骨折,利用现场可以利用的一切比较坚固的物体进行包扎。


b图是腿部骨折,医生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牢固固定,利用现场的木条(也可以是很厚的杂志),对患肢、也就是受伤的下肢,用木条一起捆绑固定,这样可以保证骨折的断端不进行过多的移位刺激患者的伤口。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坚固的木条或者杂志、很厚的纸板,都必须要超过肢体的两端,如果骨折的是小腿,一端要超过脚,另一端要超过膝盖,也就是要超过临近的两个近端和远端的关节。

 

正确包扎有三个指征:


能够压迫止血,伤口不再出血就是有效包扎;伤口的远端,比如手指端、脚趾端的甲床,也就是指甲盖的下方,仍然是红色的、红润的,说明肢体末端的血运是良好的;包扎时间长一点,如果出现肢体的麻木感,那么说明可能包扎过紧了,长时间的包扎不应该引起肢体远端的麻木感。

 

即使是包扎,也是有一定的副反应的,常见的就是过敏。过敏的红肿皮肤区域和贴胶布的区域是一致的。这一类皮肤反应通常情况下只要用一些止痒的润肤露、药膏或者氧化锌、炉甘石洗剂,过两三天就自愈了。 

5


头部外伤的处理

头部外伤是小儿外科急诊科里面最常见的一种外伤形式,基本上每天都有三五个孩子因为头部摔伤了、皮肤裂开了要进行清创缝合。


当孩子遭受头部外伤以后,首先要确认的就是孩子的神智情况,也就是精神状态,第二个要确认的就是孩子的生命体征,神智情况就是你跟他交谈,安抚,他会不会有反应,会不会对你的指令做出一定的反应。如果有反应,说明孩子的生命体征目前还是稳定的,如果孩子是嗜睡没有反应的状态,就需要触摸颈动脉来确定他的心脏是否停跳。

 

在家里的时候,如果有外科的药箱或急救药箱,立马用干净的棉球纱布压迫止血,同时着手准备一些简单的消毒药品,用碘伏棉签立刻对伤口部位进行消毒,消毒完后妥善包扎,尽快送往医院,让医生来判断孩子的病情。

 

通常从医院返回后,医生会交代继续观察,90%的头部外伤孩子是没有生命危险的,需要观察的重点内容就是喷射性呕吐、头疼。如果孩子会讲话,而且表达的比较清楚,要反复的问他有没有头疼,还要观察孩子的意识和精神状态。

 

假设孩子反复呕吐,而且这种呕吐很像消防栓里的水,非常有力的喷射出来,那就要高度警剔,同时如果孩子告诉你头很疼,精神也比较萎靡,平常爱玩的玩具也都不爱玩了,这个时候就有必要送到医院住院观察。

 

喷射性呕吐、头疼、意识、精神状态,只要这四项内容里有任何一项出现相应的改变,就要立刻送到医院去。

 

对于头部外伤缝合的伤口情况来讲,绝大多数孩子都会终身留下疤痕,差别就是看孩子的体质,通常情况下孩子没有疤痕体质,长大后这个疤痕会只留下一条线,一米或者两米开外就不会很明显了;如果孩子是疤痕体质,疤痕增生,就会特别明显,无论站的多远,可能都能注意到脸上的疤痕,这属于少数情况。多数孩子因为细胞比较年轻,所以愈合能力还是很强的,留下的疤痕不像我们成人,成人如果是在脸上或者额头摔伤以后缝合,有了一个疤,这个疤肯定是要比孩子明显的。 

6


脱臼与骨折

脱臼与骨折有两个步骤来总结概括,第一个就是妥善的固定孩子的四肢,也就是脱臼或骨折的患肢,第二个就是送医院。


在临床工作中孩子最常见的骨折跟脱臼的都是上肢的,下肢比较少,最最常见的是脱臼是桡骨脱臼,像这张图片里面示意的一样,由于孩子个子不够高,大人牵手的时候喜欢很有力的往上提,这时候由于孩子的关节发育不够强壮,很容易骨头就被硬生生拉出来,孩子就脱臼了。

 

无论是脱臼还是骨折,这个时候由于剧烈的疼痛孩子就不愿意去挪动受伤的肢体,如果是上肢,也就是手臂肘关节脱臼了,前臂跟手指头就不愿意挪动,手腕也不愿意挪动;如果是下肢的话道理也是一样的,脚不愿意活动。

 

所以你只要命令孩子对手腕或者是手指头、肩关节动一动,如果不愿意动得话就要高度怀疑是否脱臼了。如果不愿意动你再去触碰他的各个关节,只要一碰他的脱臼或者是受伤的部位,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孩子会大声的哭闹,这个时候就要确定他不是骨折就是脱臼了。

 

脱臼、骨折的处理:

1.确认孩子的神智跟意识是清楚的;

 

2.如果有开放性的伤口,一定要进行妥善的包扎;

 

3.明确大概的脱臼或骨折的位置,然后用比较坚固的物体连同患肢一起进行捆绑包扎;

 

4.立刻将孩子送到医院;

 

5.就诊后医生交代的观察的内容和头部外伤是差不多的,还是把生命体征放在第一位,同时观察孩子的肢体末梢,也就是脚趾头跟手指头、指甲盖下方的情况。如果指甲盖下方的皮肤也就是甲床颜色变得很苍白,那么怀疑包扎过紧了,这个时候要及时松绑,到医院再进行第二次包扎。通常情况下专业的医生包扎一次就能够达到目的。


7

拉伤、扭伤

五六岁的孩子奔跑掌握得比较良好了,但是由于身体平衡性不够好,常见的还有拉伤跟扭伤,拉伤跟扭伤算小问题,只要正确的进行外敷和休息就能达到自主痊愈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早期要进行冷敷,受伤后4872小时之内,用稍微比较凉的毛巾对扭伤的关节或者肌肉进行冷敷,这样可以迅速收缩毛细血管,对肿胀进行控制,同时较冰凉的温度也会减轻疼痛感。

 

后期到了72小时以后,由于肿胀感、疼痛已经消失,就可以进行热敷了。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扭伤关节淤血的充分消散。

 

一般情况下每天进行23次的冷敷或者是热敷,每次1015分钟。

 

对于扭伤比较严重的关节,比如说孩子在奔跑中不慎扭伤了脚,那他肯定不会愿意再继续进行步行、奔跑这些活动,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固定好踝部、尽量抬起下肢,平卧在床上充分的休息。 

8


虫、兽咬伤

现在养猫养狗的家庭很多,被宠物咬伤的情况也慢慢多起来,还有外出游玩被蜜蜂蜇伤、被蛇咬伤也时有发生。虫、兽咬伤归结为四个字:冲、扎、放、送:

“冲”就是用自来水,不用担心自来水里面的细菌,用流动的自来水进行冲洗,由上往下冲洗,让流水从伤口的上方向下流,冲洗要达到十分钟;

 

“扎”是在伤口的上方,靠近躯干的地方进行捆扎。捆扎可以起到减少出血、减少毒液对血液以及全身的扩散的作用;

 

“放”就是要注意捆扎10分钟就要放开3分钟。捆扎的最长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所以一定要记住第三步放是很关键的,因为捆扎太久,肢体的远端,也就是手指或者脚趾会容易缺血,皮肤会变黑或者变紫;

 

“送”就是在捆扎跟放松的过程当中要立即送往医院,对患儿进行抗病毒血清的注射以及清创治疗。


平常一定要留意本市区急救中心挂靠的医院,因为只有市区急救中心挂靠的医院才会有抗病毒血清,普通的民营医院、社区卫生院、一些没有挂靠急救中心的大型的三甲医院,可能就没有抗病毒血清,如果你知道挂靠医院就可以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很快的到达并及时得到抗病毒血清的注射。有一些少见的毒蛇、毒虫咬伤,可能还要再往省一级的急救中心运送才有可能找到相应的抗毒蛇血清、抗虫毒液血清。

 

所以看完这篇文章,最好能搜索一下本地的市急救中心以及省急救中心挂靠医院。有备无患。 

9


异物进入人体

异物进入人体自然腔道怎么处理呢?


沙粒进入眼睛要用清水冲洗,或者有眼药水的话及时滴眼药水,液体利用浮力可以把沙粒冲出眼睛。

 

如果是昆虫爬入耳朵,这个时候用食用油就可以了,食物油滴到耳道,浮力会把昆虫顶出耳道。

 

吞食了硬币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金属异物,及时就医进行腹部X线射线,确定异物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一元以下的硬币都会被排出体外,最常见的是5毛、1毛的硬币,这两种硬币排出体外是绝对没问题的,一元钱的硬币有时候可以自行排出体外,偶尔会卡在孩子的肛门口。治疗方式通常是吃一些容易消化的东西,比如说石蜡油、粗纤维的青菜、粗粮食物等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孩子排出体外。

 

在没有确定异物排出体外的日子里,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反复的腹胀、呕吐、喊肚子疼,如果有三项里面的任何一项,都必须送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与观察,因为有可能异物导致了肠梗阻。

 

第四个比较少见,有些孩子把玩具插入到自己的生殖器里面,比如说女孩子拿一些很小的玩具塞到自己的阴道里,这种是必须到医院进行全麻取出。

10


烧伤、烫伤

在家庭里面非常常见的还有烧伤与烫伤,孩子烧伤是很少见的,绝大多数都是热汤、开水的烫伤。

 

烫伤的时候首先用自来水对烫伤的皮肤进行冲洗,要用流水不能用盆,把患肢泡在盆里面这种是不对的,只有流水的温度是低的。冲洗伤口至少要达到十分钟。

 

不管是烧伤还是烫伤,造成人体损伤的核心因素是水温过热,也就是温度。针对热度进行治疗就是合理的措施。比如迅速脱离热源,如果是热汤浇在了孩子的衣服上,把这件衣服剪了,这是最快的方法。因为如果有很烫的油汤,油性的汤看起来不是那么烫,但水温是很高的,这个时候皮肤烫伤后会粘在孩子的衣服上,所以脱衣服的动作有可能加重皮肤受伤,会撕裂皮肤表层的角质层。所以孩子如果是热水热汤烫伤了,不要犹豫,直接拿剪刀把孩子的衣服剪掉。

 

如果是火灾现场要迅速逃离现场。

 

降温处理后,遮盖、保护好伤口,立即送往医院,由医生进行更专业的判断和治疗。

 

烫伤的面积可以利用孩子的巴掌大小来评估,一个孩子的巴掌就相当于百分之一的体表面积。孩子的受伤程度,100的热水以及100以上的热蒸汽造成的最严重的烫伤,通常是二度深,很少会到三度烫伤。普通的热水烫伤一般是二度浅到二度深之间,因为孩子烫伤的液体温度很少会超过150℃。不管是二度浅还是二度深的烫伤,一般两周之内会痊愈。 

11


家庭急救护理常见误区


茶油

很多家庭都备有茶油,不管是扭伤、烫伤、外伤,都喜欢用茶油抹在受伤的地方。

 

如果茶油是新的还没有开封过的,茶油里边没有细菌,那么问题还不大;但如果是外伤性的开放性的伤口,把茶油抹在伤口上,由于茶油里面可能有细菌,有可能把伤口污染了;头部外伤或者肌肉、关节的扭伤,用茶油进行搓或者揉,都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由于扭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再进一步的进行搓揉,会加剧毛细血管的破裂以及出血,直接的表现就是肿胀越来越明显;山茶油也不适用于烫伤,因为烫伤需要立即的散热,油性的东西容易保温,也不适用于烫伤。所以我不建议外伤的孩子或者成人利用山茶油来进行处理。

 

红药水

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红药水了,红药水里面的红汞是非常强的致癌物质,已经被淘汰了。还能在市面上买到的是甲紫溶液。甲紫溶液最新的研究表明里面的某些成分也是致癌的,所以家里面不需要买这个,也应该是要被淘汰的。

 

牙膏

在家庭里面常见的误区是利用牙膏里面的薄荷成分对烫伤的皮肤进行涂抹。有的家长会说抹起来冰冰凉凉的很舒服啊。但是实际上牙膏不利于皮肤表面的散热,不能用于烫伤的皮肤。

 

白糖

我在急诊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奶奶带孩子看病,孩子头部外伤,出了很多血,开放性的伤口,奶奶用了一大把白糖压在伤口上,我整个人都震惊了。

 

首先家里面的食用白糖通常情况下都是敞开放在厨房的,这里面肯定是有细菌的,第二,白糖属于高渗性的东西,洒在伤口上,效果跟撒盐是差不多的,是非常疼的。用白糖对开放性的伤口进行处理是不正确的。

阅读原文 阅读 178952016-07-25